中国高校100年:巨变、求生、浪潮、重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星球研究所 Author 星球研究所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
献给2020最特别的高考
致敬一百多年来
数千所高校的创立者、建设者
以及全体师生
1071万高考考生
在等待了整整30天后
终于将完成他们姗姗来迟的高考
(2020年7月7日,南京九中考点走出考场的考生们,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中国的高等教育
却是在屈辱中开始的
当清政府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
在黄海之上全军覆没
人们逐渐意识到
仅仅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
早已不足以挽狂澜于既倒
落后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
亟待全面变革
于是
为了效仿成功崛起的
日本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学制问世
近代高等教育的变革之路
也就此开启
可是在当时
全国上下符合该标准的“大学堂”
有且仅有3所
天津的北洋大学堂
北京的京师大学堂
以及太原的山西大学堂
相较之下
众多教会大学却成了当时
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
它们最早实行
西方学位制度
可以进行研究生培养
它们最早设立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
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
它们最早传授西方现代医学
今日家喻户晓的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然而
这些教会大学的出现
并非为了“广开民智”
更不是为了中华崛起
传教士们深知
无论哪个社会,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是有影响的人。他们会控制社会的情感和意见。
为此
列强们也先后退还战争赔款
转而开办留学预备学校
以吸纳大量中国学生赴外留学
培植认同西方价值的知识分子
可是教会也好、列强也罢
都远远低估了中国人
报国的渴望和救国的决心
20岁的孙文
先后进入教会设立的
广州博济医学堂
和香港华人西医书院学习
可他没有成为一名忠诚的传教士
反而坚定了对科学和革命的信仰
此后更在日本建立革命组织
化名“中山樵”
人称“孙中山”
25岁的吴玉章
20岁的梅贻琦
20岁的竺可桢
19岁的胡适…
和数万名留学生一样
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
毅然决然漂洋过海、奔赴异国
拼命努力学习西方
东亚风云大陆沉,浮槎东渡起雄心
为求富国强兵策,强忍抛妻别子情
65岁的马相伯
虽是一名天主教神父
却坚持震旦学院学生自治
为了抗议教会的干预
甚至率所有中国教员集体辞职
重建“复旦公学”
也正是这些“先驱者”们
将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
带来一次又一次变革
尽管当时并没人知道
究竟路在何方
清政府的新学制
最终没能拯救衰败的王朝
持续2000余年的封建统治轰然倒塌
中国人“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
也开始土崩瓦解
在蔡元培等人的主导下
新政府师法
德国
以基础科学研究为大学目标
开始了中国高等教育的
第二次变革
尤其在当时的北京大学
作为校长的蔡元培
不仅主张
以基础科学研究为重
还主张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这令北大逐渐成为
一个停办商科、工科
以文科、理科为主的“研究型大学”
一个无论是
信仰马列主义的陈独秀、李大钊
提倡新文化的鲁迅、胡适
还是坚定保皇的辜鸿铭
或是支持复辟的刘师培
都能并坐讨论的大学
然而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中国的山东被日本人无端占领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随之爆发
师法日德的教育模式
霎时沦为众矢之的
也正是这个时期
大量留美学生相继学成归来
在他们的推动下
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学习
美国
以服务社会为大学使命
开始了第三次变革
因此和北大不同
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
坚持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并重
因而开设
文、理、教育、农、工、商
六大学科
科目之全居全国之首
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同样主张
“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
设备、教员、教材、学制
均采用美国模式
在美国“实用主义”的思潮下
师范、交通、医科、法科等专门大学
也首次登上历史舞台
全国大学的数量开始迅速攀升
(1912-1927年大学数量变化,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注:1922年,北洋政府参照美国教育模式改革学制,颁布“壬戌学制”)
然而
“欣欣向荣”的表象背后
却是军阀混战、权力争夺不断
动荡之下、漩涡之中
众多大学的办学经费常年青黄不接
甚至“风云飘摇、几濒破产”
(北洋政府时期教育经费支出情况,与军费支出等差异明显,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一时间
“教育独立”
成了人们孜孜以求的期盼
教育界希望模仿
法国
建立“大学区”制
每一学区内
行政、人事、经费
均独立于地方政府
从而实现学术与政治的彻底分离
但事与愿违
弱小的学界、分裂的政府
都无力推动这项庞大的改革
反而令经费、权力的争夺愈演愈烈
仅仅一年时间
改革便化为了泡影
至此
从清政府的新学制问世
到“大学区”理想的流产
短短24年间
中国高等教育已如疾风骤雨般
产生了4次变革
却仍未摆脱移植西方模式的困局
于是
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
呼吁在大学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而非盲目模仿西方建设专门学校
私立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
更主张用国文编纂教科书
以摆脱对西方书籍的依赖
但无论如何
随着国民政府建立
军阀混战逐渐平息
中国的高等教育
终于在此后的十年里
迎来了一段短暂的繁荣
众多蜚声中外的学校
被转为国立大学统一管理
包括曾经的私立大学
华侨大学
以及留学预备学校
这是中华民国时期
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
也是高等教育的“黄金十年”
只是好景不长
当侵略者的铁蹄再次践踏华夏大地
稍有起色的中国高等教育
又再次跌入一片黑暗
“九·一八事变”后仅仅三月
东三省几乎全境沦陷
以东北大学为首
众多师生被迫一路南迁
然而没过多久
日本侵略者再次策动华北自治
华北五省岌岌可危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
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北平师大等
众多大学甚至中学的爱国师生
纷纷上街游行请愿
振臂疾呼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一二·九运动”爆发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可是
群起响应的“一二·九运动”
也无力阻止侵略者的进犯
“七·七事变”一年后
全国91所高校相继遭到战争破坏
其中25所更是被迫停办
而幸存下来的高校
则不得不在连天的炮火中
纷纷向西部迁移
寻求一线生机
国立中央大学全体师生
沿长江西迁重庆
由于准备充分
1900多箱图书、仪器、设备
三个月内便被安全转运
▼
而更多高校
如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
则在2-3年中辗转多地
跋涉2000多公里
才终于恢复课业
▼
还有的高校
则在迁移中不断整合
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北洋工学院
迁至陕西
成立“西北联合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先至长沙、又至昆明
成立“西南联合大学”
▼
颠沛流离后
全国师生数量锐减超过1/4
金陵大学损失了95%的图书资料
三校合并的西南联大
也仅剩2000余册图书
中国高校数十年来积累的“家底”
几乎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然而
面对风雨飘摇的国家
高校师生们却深知
▼
不发扬民族精神,无以救亡图存
非振兴科学,不足以安邦立国
因此
尽管校舍简陋、资源匮乏
却是大师云集、人才辈出
堪称中国大学史上的一段传奇
也是名副其实的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
1937至1939年间
全国内迁的高校达69所之多
仅有部分教会大学幸免于难
它们或迁入租界
▼
或留守敌占区
守护着中国高等教育的火种
▼
更为腥风血雨中的普通百姓
提供了庇护
▼
黑暗动荡的年代中
散落各地的高校
如同顽强燃烧的星星之火
到抗日战争结束后
国立大学数量达到31所
师生规模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
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宣告成立
燃烧了近百年的战火终于平息
但此时的华夏大地
却已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兴国安邦
成了中国高等教育新的使命
然而
此时中国高校的在校生
仅有不到12万人
为数不多的工科院校
更是在整个“一五计划”中
仅能输送不到5万名毕业生
尚不足国家工业建设所需的1/4
人才不足、学科不均
成为了人们眼前亟待解决的
第一大难题
内外交困的新中国
只能学习
苏联
迎来又一次
规模空前的变革浪潮
一方面
新的高校拔地而起
以苏联模式
培养财经、外交、政治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组建,苏联模式试点学校之一,也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新式大学,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
以及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苏联模式试点学校之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另一方面
众多综合性大学的院系
被重新组合
有的如中央大学、北京大学
工、农、教育、医学等
应用学科被划出
成为仅保留文理学院的
“综合大学”
(中央大学经院系调整后,文理学院等主体部分改为南京大学,迁入金陵大学旧址,下图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摄影师@潘锐之)
▼
有的则如清华大学
文、理、法等学科被划出
成为一所庞大的工科院校
(清华大学主楼,1965年竣工,仿苏联莫斯科大学主楼造型,摄影师@李召麒)
▼
而那些被划出的院系
则纷纷成立专门学院
名噪一时的“四大工学院”
北京学院路“八大学院”等
也由此应运而生
(“八大学院”校址分布,制图@陈思琦/星球研究所)
▼
此外
教会学校被全面接管
其院系也被相继拆分
并入其他各类高校
例如体量庞大的燕京大学
民族学、社会学、历史系等
并入今中央民族大学
医学系并入今北京协和医学院
经济学系并入今中央财经大学
法学院并入今中国政法大学
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
文理学院则在原址并入北京大学
(燕京大学旧址,现为北京大学燕园,摄影师@Sulamutag)
▼
而选择离开内地的高校师生
则迁至台湾省复校
或在香港建立联合书院
(13所基督教大学迁至香港后组建崇基学院,是今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之一,摄影师@张恺鑫)
▼
至此
经过一番浩大的
院系重组、强强联合
中国高校终于建成了囊括
航空、机械、电机、土木、化工、地质勘探等
科目齐全的工科体系
(院系调整后高校专业数量,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但人们还面临着
第二个难题
此时大多数高校均集中于
沿海地区和大型城市
地域分布极不平衡
于是
为了支援国家中西部建设
众多高校师生浩浩荡荡奔赴内地
交通大学
将大部分师生从上海迁往西安
成为今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留在上海部分则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摄影师@韩飞)
▼
复旦、南京、南开、山东大学等
众多著名的教授前往兰州
支援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01年新建成的榆中校区,摄影师@仇梦晗)
▼
同济大学医学院迁至武汉
支援中南地区
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等
多个高校的电子信息类学科
则迁至成都
支援西南地区
(上文两工学院分别为今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前身,下图为它们参与组建的今电子科技大学,摄影师@谢禹涵)
▼
经过近六年的院系调整
重文轻工、地域不均等问题
逐渐得到缓解
中国高校也逐渐成为
国家工业化浪潮下的中坚力量
即便此后失去苏联的援助
在国家最艰难困苦的时期
高校师生依然“真刀真枪”地
创造了大量建设成就
(北京密云水库,1960年建成,由清华大学水利系设计,摄影师@魏建国)
▼
随着文化大革命爆发
各高校的文科专业首当其冲
遭受到全面的“批判”
基础科学研究也基本停滞
中国高校筚路蓝缕17年的成果
▼
究竟在何方?
当浪潮褪去、风波平息
人们逐渐在反思中意识到
中国高等教育又走向了
“另一个极端”
此时
工科、师范等专业
学生人数占比已超过60%
而政法、财经等文科专业
学生人数则一落千丈
占比仅有不到3%
因此随着高考恢复
最先重启的便是一众政法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摄影师@陈航)
▼
以及艺术学院等
(中央音乐学院75周年庆音乐会,摄影师@羽尘VISION)
▼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
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汹涌而至
中国高校又必须同时肩负起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
的时代使命
正如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
蒋南翔所说
▼
清华大学的作用不在于每年能为国家生产50辆或300辆至500辆汽车,而在于为我国汽车工业以至全国工业的现代化,为我国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尤其到1992年后
为了在市场经济中
提高人才、技术的竞争力
“科教兴国”
成为大势所趋
于是
众多曾经“分崩离析”的院校
被重新合并
那些仅剩文理学院的高校
再次成为院系齐全的
综合型、研究型大学
例如三校合并的
重庆大学、山东大学等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摄影师@田春雨)
▼
四校合并的
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原之江大学旧址,摄影师@杨虎)
▼
甚至六校合并的
吉林大学等
(今吉林大学校区分布,除前卫校区外,其他5个校区均为参与合并的高校校址,制图@陈思琦/星球研究所)
▼
高校的管理
也重新优化调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以及西北工业大学等七所高校
被统一纳入国防科工委管理
时称“国防七子”
(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摄影师@谢元昊(Steve X))
▼
数百所高校
或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开展共建
实际推动产业、行业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2003年起由教育部和国家电网等七大电力央企共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或与国内外其他高校
进行合作办学
▼
此外
相继实施的
“211工程”、“985工程”
更是遴选出一批重点大学
它们将作为
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军者
率先提升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当然这还不够
随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全国上下迫切地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势在必行
于是自1999年起
高校招生规模开始与日俱增
(1997年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情况变化,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而为了容纳
迅速扩张的学生规模
一个个崭新的大学校区拔地而起
众多“大学城”也随之诞生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摄影师@李勖晟)
▼
在黑暗中摸索百余年
属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方向
似乎终于清晰可见
未来的路
会是一片光明坦途吗?
2010年
中国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后国家教育经费支出
也首次突破GDP的4%
(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变化,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加之校办企业的发展
以及社会力量的长期捐助
中国高校逐渐告别了
办学经费捉襟见肘的历史
(武汉大学人文馆,由香港实业家邵逸夫部分捐资修建,摄影师@田春雨)
▼
至2019年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
已达到51.6%
这意味着
全国超过一半的适龄青年
都有机会进入高校校园
而在新中国伊始之时
这个比例仅有0.26%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宿舍,摄影师@仇梦晗)
▼
各大高校更以不到全国
10%的研发人员、8%的研发经费
建设了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承担了60%以上的
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
(上文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转引自中国教育报;下图为天河二号,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曾是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可是
新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为了竞争资源和生源
“211”、“985”的标签
逐渐成为高校间竞相争取的对象
可最终却是
“千校一面、大而不强”
即便全国技术技能型人才
缺口已达到2200-3300万人
但地方高校的学生就业难度
却仍在日益加剧
(上文为2015年数据;下图为2018年昆明高校招聘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在这样的背景下
“985”、“211”等终身制标签
已逐渐无法满足
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取而代之的
是需要持续“竞争上榜”的
“双一流”建设
这意味着
此后的中国高等教育
不仅要建设
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布,2019年名录,制图@陈思琦/星球研究所)
▼
更要突出不同高校的学科特色
打造世界一流的专业
(入选“世界一流学科”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基础科学居多,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与此同时
300所地方大学
将逐渐向应用型高校转型
为各领域产业发展
提供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格局
已悄然展开
它是否真的能扛起新时代下
强国富民的重任?
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
.
.
风风雨雨百余年
中国高等教育
经历过
屈辱、战火、动乱
模仿过
日本、德国、美国、法国、苏联
终于在一片黑暗混沌中
摸索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肩负起
救国、兴国、强国的使命
(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迎来100周年校庆,摄影师@纪睿泓)
▼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崛起的百年
也是中华民族命运转折的百年
希望谨以此文
致即将走入考场的我们
致行将离开校园的我们
致曾在校园中挥洒青春的我们
愿我们永远铭记这段风云往事
正是它在告诉我们
大学之道
是
“为天地立心”
是
“为生民立命”
是
“为往圣继绝学”
更是
“为万世开太平”
(“继往开来”,拍摄于2013年1月浙江大学毕业典礼,摄影师@拾城 陈中秋)
▼
为此
每一所高校、每一位学子
都任重而道远
[2] 刘少雪. 中国大学教育史[M].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7.
[3] 方晓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M]. 海南出版社, 2002.
[4] 周德昌, 陈汉才. 中国教育史纲[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 贺祖斌. 中国大学这五年:高等教育年度十大事件评析(2006-2010)[M].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1.
星球研究所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END—
是不是没看够
别着急,团团为你精选的内容
都在下方
↓ ↓ ↓ ↓ ↓
编辑丨王丹丹
责编丨刘志鹏
快来关注我们呦~
投稿邮箱:nxqtwxcb@126.com